2019/09/23
现如今车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,那么买啥车、啥车好,这是带给不懂车的人在买车之前的最大困惑,对于消费者来说选车无非就是漂亮的外观、超高的配置、超低的油耗以及超低的价格,,那么结合这些问题我给大家推荐一款能满足你所有需求的一款车。
一般来说,提车的价格仅仅是车价而已。交完车款还是买保险、购置税、上牌费用、分期的话需要分期费用。每一款车都有报价,也就是厂家指导价。比如朗逸:手动标配,厂家指导价是109900,在这个价格基础上优惠完了才是裸车价格。说到优惠有一点要说一下,你得问清楚是现金优惠还是综合优惠。有的4S店喜欢加装具卖,比如加导航、真皮座椅、胎压监测。行车记录仪。这些东西大可不必在4S店加装,去汽配城能省一半的钱。
买车的最终成交价是“裸车价 购置税 服务费 保险 装潢”,基本上如果你30万元买车的话可能最终的裸车价在22—25万元左右,如果你生在魔都上海,又要牌一块堪比黄金价格的上海牌照,那么裸车预算还要下探,所以建议在上海的朋友不妨先拍牌再买车,这样能将预算做的更加充足一点。
新车也有漏油的现象!趴下身看地下都没有机油点,底盘有没有油污。新车电瓶没啥可多看的,只看接头有否腐蚀以及小窗是否绿色就行了。注意电瓶接头一般是松的,开走前一定要JS拧紧。
发动机的声音,这里要详细说明一下,这样你才能听见发动机内部的声音是否有杂音,比如环子声、敲缸声、气门的嘀嘀声等等。好发动机只有一种‘呼噜呼噜’声,不会有其他的杂音。不过这种方法要靠平时有意识进行的经验积累,一句两句说不清楚,总之就是多听些车好了。罗嗦一句:有人能帮忙时,要他踩油门升发动机转速你再听声音。然后要他用块什么破布堵住排气口,假如发动机声音明显变沉并几秒钟就熄火,就是好车!否则就是什么地方漏气。启动发动机,在冷启动时注意转速表指针的变化.
拉出机油尺看机油颜色,有人又要说,不都是0公里吗?当然,“0公里”并不是指里程表上显示的数字绝对为“0”,一般认为,里程表在60公里以下的,都可以认为是“零公里”。可是经销商坏着呢,有些车跑了许多公里,但是里程表不接,还是十几公里,愣冒充是0公里!看的时候要着车三分钟后熄火,拉出油尺用纸巾擦拭,油黑的淘汰。现在JS也已经知道这一点了,所以昨天偶要求检查时,经销商立马点明偶的意图,人家已有准备,看也没用了。
说到品牌的时候我们想到了网络,那么这一点就是写给一些迷信网络的购车者的。
互联网给大家带来了丰富的咨询,凭借互联网诞生的众多汽车网站更是方便了车友们去了解一款车,尤其是当年的一些论坛,更是被众多网友誉为车主之间交流的法宝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网站、论坛都已近失去了原有的味道。
很多汽车媒体网站的评测相当公式化,而对于评测的汽车也是优点比缺点多,甚至很难看到一辆车的缺点,总之就是——动力没有不充沛的、操作没有不灵活的、空间没有不舒适的……为什么会这样呢?原因很简单,媒体火了之后厂商总要把车给他们测一下,那么这个测试嘛肯定是有代价的咯,媒体收了“代价”那怎么能说车的不好呢,所以公式化的套路谁都不得罪,但是最终影响的是消费者。再者说,这些试驾都是别人试驾出来的,他能代替你吗?到底是你开车还是这些试驾的人开车?所以这些东西看看就算,千万别当真。
大部分人买车就是上下班代步用,有的也是玩车,也有的是工作需求商务接送。咱就说大部分人的。人生中有两件大事,第一是买房,第二就是买车。选一辆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以后开着也舒服。
大家都知道,汽车车型包括轿车、SUV、MPV这三种。
同价位同级别的车,轿车是最省油的。SUV和MPV看情况而定。你如果不是特别喜欢SUV车型,刚需的那一种,就是说买车必须要买SUV,还是推荐买轿车。轿车的舒适度是大部分SUV不能比的。
这个就先用排除法,把自己不喜欢的车排除。然后再去逛4S店,结合在网上找车主口碑。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了
选好车型后一定要试驾,一定要试驾,一定要试驾!虽然外观,内饰和空间很重要,但车毕竟是用来开的,只有开了才知道好不好。开的时候可以留心一下车评里面提到的有点和缺点,如果自己能感觉到,那么就确实是对你来说重要的东西,最后决策的时候重点考虑,如果自己感觉不到,那么即使真的存在也对你没啥意义。
按你平常加速、刹车、巡航、变线超车、过弯的方法来试试这车怎么样,日常路况比极限路况用的多。另外,一些小细节,比如多功能方向盘上的按键是否顺手,倒车时视野如何,中控大屏操作是否方便,蓝牙或USB连接能不能
正常播放音乐等等。
经过试驾以后,应该可以将范围缩小到2-3款车型,这时候推荐你再去做件很少有人做的事情。就是去租车公司找找能不能找到这两款车,去开上几天认真对比一下,也能看看开过一段时间以后各自的车况如何,对车的了解会比在4S店十分钟的试驾深入的很多。